
懷孕可不可以按摩?



懷孕中後期開始,孕媽咪身體產生巨大的變化,腰酸背痛、水腫等等都令媽咪感到不適,透過專業按摩其實有助於媽咪紓緩一下筋骨。
孕期按摩手法和傳統按摩差很大
其實從蠻多網站及媽媽社團會發現很多前輩都不建議按摩,但孕期按摩的風險真有這麼大嗎?其實找專業有執照的孕婦按摩專門店,可以幫助媽咪舒緩不適。
既然如此,為什麼還會有按摩會導致宮縮、流產的說法呢?傳統中式按摩針對穴道按壓,偏重經絡和推拿,手法和力道較重,一旦誤按具有活絡的穴位就可能刺激生產;而肩頸、腳底的某些穴道也有造成宮縮的風險,因此才會有「孕期按摩很危險」的誤解。但孕婦按摩實際上是針對淋巴和肌肉,力道十分輕柔,也有一定手法可以避開不該碰的穴位,所以並不會出現諸如宮縮、早產或流產的問題。
「按對了」有助改善孕吐、水腫
正因為孕期按摩著重在淋巴與肌肉的放鬆,有助促進體液流動、加速循環,包括孕吐、水腫、失眠、腰痠背痛、便秘、抽筋等孕期常見症狀全都可以藉由按摩改善。許多國外研究也指出按摩有利於緩解陣痛、加速產程以及縮短產後復原時間。除此之外,按摩時搭配精油能夠穩定情緒、減少孕期焦躁不安的機率,胎兒受母親影響也會變得平和,未來出生後穩定性較高,照顧起來相對輕鬆。由此可見按摩對孕媽咪而言真的是好處多多。
患特殊疾病治療+休養才是王道
不過,雖然孕期按摩十分安全,按摩前還是要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。若當下身體有明顯外傷或骨折、需要安胎,本身有早產或流產病史、不穩定出血、癲癇或罹患妊娠毒血症、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等孕期特殊疾病,就應該乖乖在家休養並接受專業治療。畢竟按摩無法代替正規醫療,想在孕期讓身體維持穩定狀態,還是要諮詢專業醫師比較保險。另外,由於每個人體質差異甚大,按摩前一定要諮詢主治醫師,確定身體狀況再開始進行,這樣身心也會比較放鬆。任何按摩都應該在放鬆、舒適、愉悅的狀態下進行,而不該感到緊張、害怕或帶有壓力,這樣只會大幅削弱按摩成效,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居家按摩這些事要注意
1.評估身體狀況
每個人的體質和身體狀態都不同,按摩前最好先諮詢主治醫師和芳療師評估目前狀況。飯前飯後1小時內應避免按摩。
2.保持環境通風
按摩主要目的是放鬆並舒緩肌肉,此時不妨找一個安靜空間搭配輕柔音樂,讓身心保持在舒適狀態,環境記得維持通風,以防吸入過多二氧化碳。
3.謹慎選擇動作
如果家中沒有專業按摩椅或按摩床,最好不要在床上按摩以免按到一半重心不穩。另外,要謹慎挑選居家也能做的動作以降低風險。
4.適時調整力道
按摩手法看似簡單,但力道和技巧拿捏不當就會產生危險。按摩過程中若出現宮縮就該立即停止並就醫檢查,等確認身體狀況無礙再重新開始按摩。
5.管控精油品質
選購精油前最好先諮詢專業芳療師以免買到劣質品。
6.徹底擦乾油脂
如果有使用按摩油,起身前最好先把身上油脂擦乾淨,尤其腳底的油一定要擦乾,以免踩到地面時滑倒。


